:::
時間 :
地點 :
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啓川大樓6樓第一講堂
地址 :

林炯森 醫師

學歷
1976-1983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
1987 – 1988美國約翰或普金斯大學(John Hopkins School of Hygiene) 公衛碩士( Master of Public Health )

經歷
1998-迄今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講師
1998-迄今 臺北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
1996-1998 美國Fred Hun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Division Transplantation Biology/ Cryobiology, Research Fellow and Visiting Physician
1993-1996臺北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
1991-1993臺北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總醫師
1988-1991臺北馬偕紀念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
1986-1987 美國紐約St. Vincent Hospital, Departmetn of Electrophysiology, Research Assistant
1985-1986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

執照
1990 內科專科醫師
1994 血液病專科醫師
1998 腫瘤內科專科醫師

現職
臺北馬偕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

專長
腫瘤內科:固態腫瘤之治療及癌症病患急症處置。。
癌症諮詢:癌症疾患篩檢及癌症家族病患追蹤。
臨床試驗:腫瘤病患治療之原則及治療計畫設計、人體試驗之進行。
血液腫瘤:淋巴瘤、惡性血液疾病、骨髓 、週邊血幹細胞及臍帶血移植。
良性血液疾病:貧血及凝血疾病之診斷。

Advances in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 Induced Nausea & Vomiting 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

化學治療是治療癌症最重要的療法之一,藉由化療藥物的毒性作用殺死癌細胞,但是對體內正常細胞的傷害也不小,尤其是腸胃道的毒性,會導致程度不等的噁心及嘔吐,這也是接受化療的病患最無法忍受的副作用,近年來由於化療止吐藥物的進步及止吐治療準則的制定,化療所引起的噁心及嘔吐副作用(簡稱CINV)已逐漸改善。
CINV主要分為三個時期:1. 急性期:化療後24小時內産生;2. 延遲期:化療後第2~5天産生;3. 預期性:因前次化療的不舒服感覺,産生的預期性CINV。依不同的化療藥物所引起CINV的程度不同,可分為高致吐性:會讓90%以上的病人産生CINV的化療藥,中致吐性:使30~90%病人産生CINV,低致吐性:使10~30%病人産生CINV及極低致吐性:小於10%的病人産生CINV。
5-HT3受體抑制劑
第一代的5-HT3受體抑制劑,有專一性抗Serotonin的效果,在1990年代初期即証實在CINV非常有效,沒有Dopamine受體的刺激作用,此類藥物比傳統止吐藥Metoclopramide價格昂貴約10倍以上,接受高嘔吐性化療的病患可建議使用,副作用可能只有輕微的頭痛及便秘,主要的藥物有Ondansetron(Zofran)、Dolasetron(Anzemet)、Tropisetron(Navoban)及Granisetron(Kytril),第二代的藥物包括有Palonosetron,半衰期達40小時以上,比第一代的藥物更有效的控制延遲性嘔性。使用此類藥物須注意下列特點:第一,儘量使用低且有效的藥物劑量,因為再高的劑量,因5-HT3受體飽和而失效;第二,口服及靜脈注射均有同等藥效。第三,儘量使用單次劑量,勿分成多次劑量使用。
結論
新一代止吐藥物的進展如Palonosetron及Aprepritant和止吐治療準則的制訂,已改善化療所起的噁心及嘔吐副作用,我們應該加強民眾對化療副作用的傳統觀念,讓癌症病患更安心來接受化療,也應更加強醫護人員對止吐藥物的認識,讓醫護人員更有信心來治療病患,避免病患因化療產生不適。